这种飞蛇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岛上,它会飞的本领实际上是一种滑翔能力。当其爬至大树、崖壁等高处时,便会向下作滑翔运动,恰似飞翔一般。飞蛇滑翔时整个身体绷得笔直,如果你从远处望去,常会误以为是一根枯枝从空中冉冉落下。
此蛇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伦贝岛上,又叫白圈蛇。这种专好食稻草的蛇长约1米,背部有10多个白色圈形花纹。它还是农民的好帮手呢!当地农民将它捉入稻草较多的农田中,不出数日就能将田中的杂草吃得精光,而决不侵害农作物。有趣的是,这种食草蛇从不伤及人和禽畜,颇受人们欢迎。
这是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特产,它一身能变多种颜色。当其游至青草地时,全身即变成碧绿色;一旦移居黑褐色的岩石下时,又会变成褐色;当它钻进红土中后,它又会变成胭脂色。
这种蛇原产斯里兰卡。它的尾巴极似一面盾牌,大而扁平的蛇尾鳞甲上还长有针一样的长刺,一遇敌,即以其盾尾反击,常令偷袭者望风而逃。由于这种蛇头尖尾大,故模样十分古怪。
它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几内亚海湾洛母小岛上的蛇,当地人称之为库加沙。这种蛇虽然身体短小,但体内脂肪甚多,当地人捕捉此蛇,去其内脏,并将其晒干,在蛇体内安上一根棉芯,然后像点蜡烛一般点燃照明,它比普通蜡烛还亮。洛母岛上的居民每到夜晚,便点起这种蛇蜡烛,一条蛇竟可使用4~5个晚上。
这种蛇生活在西班牙里地区,其腹内长有一个吸气囊,可使气流迅速填充全身。而其充满气流的躯体,还能承受很大的压力。吸气蛇能利用它的耐压性与充气后的功力来增强它的防御和捕食能力。如果人们用大石砸它,只要不打脑袋,它会安然无恙。即使飞驰的汽车从其身上碾过,它也能随时昂起头来,自在地溜走。
吐丝蛇的头部下方有一个鼓鼓的囊包,活像长着一个肿瘤。但在这个囊包里却盛满了可喷射成丝的半透明状液汁。这种汁液喷出后一遇空气即可成丝。它的捕食方法是先将囊包中的液体喷出成丝,使丝织成网状兜住猎物。此网每次可捕住重约0.6~1公斤重的猎物,如野鸡、鸟、田鼠和青蛙等等。当地人非常喜欢这种蛇丝,常用它制成坚韧轻便的蛇丝渔网。这种网不但比一般渔网坚韧,而且具有不怕海水腐蚀的优点。吐丝蛇出产在希腊北斯波拉提群岛上。
它生活在巴西草原上,全身披着草绿色的花纹,长约1.5米,是一种无毒蛇。其特点是舌头上长有一粒果形红色舌粒,乍看酷似一颗鲜红的樱桃。它觅食时,先将身体游移至绿色植物上,然后将舌尖伸出,一些小鸟看见它那红色的舌粒,误以为是好食的果子,即去啄食,果舌蛇便迅速将其咬住,美餐一顿。
这是生活在莫桑比克丛林地区的一种极稀罕的绞蛇。它的活动特点是喜欢群聚,并常绞缠在一起。一遇江河,它们便会像搓缆绳一样紧紧地绞缠在一起,并逐渐连接延伸。它们还会将“缆绳”的两端分别缠绕在河岸两旁的树干上,形成一座蛇桥。蛇桥不仅可供蛇通过,体轻胆大的人亦可踩着过河。
它常栖息在南美洲北部的密林中,是护林人员的极好帮手和朋友。火蛇对林中出现的火灾十分敏感,只要它一发现火种,便会奋不顾身地冲扑上去,以滚动身体的方式将火扑灭。
人们只在戏剧《白蛇传》中见过白蛇,现实生活中白蛇是很稀罕的。前几年,在我国台湾省中央山脉,一位当地的捕蛇者意外地捉到一条真正的白蛇,它全身呈白色,十分漂亮。日本人崇尚白蛇,称之为财神。故对此蛇极感兴趣;纷纷出高价购买,但均被白蛇主人拒绝。现在,此白蛇在高雄市地下街一家蛇店展出。
蛇长脚本身就奇怪,更何况生出两个头呢。这条双头四脚蛇是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爬行类动物园孵出的。世界上仅有的这条双头四脚蛇可以用两张嘴巴捕捉老鼠、青蛙等食物。此蛇每日吸引着国内外不少的游客,被认为是一条自然界尚未发现过的怪蛇。
稿件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提供
天津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台双频率同步播出,收听波段为AM567千赫;FM106.8兆赫。今古奇观每晚23时播出。
邮编:300070